【樹仔下食農教室】稻穀收割後?-------乾燥方式
2022.07.10
古法日曬、日曬米、天日曬米?標榜這些重點的米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呢?
其實這些都跟稻穀收割後的乾燥方式有關哦!
那不同的乾燥方式對口感會有什麼影響呢?
現在就讓樹仔下帶你來了解吧~
◎為什麼要乾燥
稻穗從田裡割下來之後,得到的穀粒我們稱之為「濕穀」,這時稻穀的含水率大約在25%上下,為了方便長時間保存,農民會用各種方式將稻穀的水分乾燥至13~15%之間,方便保存之餘,也能同時兼顧軟Q的口感~
◎乾燥機烘乾
在現今農業高度機械化的時代,大部分人會選擇將稻穀直接送進烘穀廠,以乾燥機進行烘乾,此種方法不僅穩定、快速、不費工,亦較能規模化作業,但若未將溫度和時間控制好,升溫太快,容易造成碎米率較高的情況。
◎脱粒後日曬
部分農民會選擇將稻穀從稻稈上脫下後,直接依靠太陽曝曬,在乾燥機問世前,農村處處可以見到曬榖的景象,這也是為什麼三合院中間都有一個很大的「曬穀場」的原因,此種方法乾燥速度較緩慢,因此也較能讓米粒保持完整,但需要人力定時翻攪,才能讓稻穀均勻曝曬,且受天候影響大,若雨下不停,還可能導致稻穀發霉。
◎倒掛日曬
又稱天日曬,是從日本流傳進來的方法,將整株稻穗含稻稈以倒掛方式懸吊在支架上,靠陽光慢慢將其乾燥,是最費工也最罕見的乾燥方式,以此種方式操作的農民們相信這樣可以讓稻稈上殘留的養分盡數流向稻穀,使米粒更加香甜、Q彈;但現在的割稻機都是將水稻的植株割下後,同步完成脫粒,無法保留完整稻株,因此要做到天日曬,基本上就必須先進行人工割稻,相當費時費工,除此之外,完成乾燥後還要多一道脱粒的手續,是相當具有職人精神的作法。
如果喜歡我們分享的食農知識,歡迎追蹤我們的社群平台以獲得更多資訊哦~